河道木桩的材质好坏直接影响其在水利工程中的使用寿命和防护效果,采购时需从以下方面综合辨别:
1. 木材种类选择
优先选用耐腐蚀性强、密度高的硬木类,如橡木、杉木、松木(需防腐处理)或经认证的进口硬木(如菠萝格)。避免使用杨木、柳木等软木,其易腐烂且承压能力差。需核对供应商提供的树种证明文件,防止以次充好。
2. 外观检测
观察木桩表面颜色是否均匀,木材呈自然原木色或防腐处理后的均匀褐色。重点检查是否存在以下缺陷:
- 裂纹:纵向裂纹深度超过直径1/3的需淘汰;
- 虫洞:表面虫蛀孔洞超过3处或存在蛀虫;
- 腐朽:局部发黑、松软或有霉斑;
- 弯曲度:弯曲幅度超过长度5%可能影响施工稳固性。
3. 含水率测试
使用便携式水分测定仪检测,河道木桩理想含水率应控制在15%-20%。简易判断法:敲击木桩,声音沉闷说明含水过高(>25%),清脆则可能过干易开裂。
4. 密度与硬度验证
用指甲用力掐压木桩截面,硬木仅留浅痕,软木则会明显凹陷。对比同体积木桩重量,密度高者更耐水泡和冲刷。
5. 防腐处理检验
防腐木需观察切面渗透深度是否达到芯材,防腐处理呈均匀黄绿色(CCA防腐剂)或棕褐色(ACQ防腐剂)。警惕刺鼻化学气味,可能为劣质药剂过量使用。
6. 加工工艺评估
检查两端是否涂刷防裂树脂,表皮是否保留适度韧皮层(天然防腐屏障)。机械去皮木桩应表面光滑刺,人工去皮的需注意刀痕是否过深损伤纤维。
建议采购流程:要求供应商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涵盖抗弯强度、防腐剂载药量等指标),现场随机抽样解剖检测芯材质量。签订质保协议时应明确木桩在浸水环境下的使用年限(通常防腐木不低于8年)。优先选择有水利工程案例的供应商,并留存样品以便后期质量追溯。